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资讯 > 篮球资讯

近日,上海各区陆续召开两会,认真总结2024年工作,全面部署2025年任务,吹响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号角。让我们看看长宁、虹口、闵行、嘉定四区,有哪些青年人关心的话题。

直播信号

青年报记者 杨力佳 陈嘉音 长宁 打响“最虹桥”品牌,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1月8日,长宁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。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,2024年,长宁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500亿元新台阶,增速稳居全市前列;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0.97亿元,同比增长7.38%,增速位居全市第四,总量再创历史新高。 在重点产业方面,“3+3”重点产业完成综合税收431.78亿元,同比增长7.25%,占全区税收比重达74%。航空运输业全面复苏,主要指标超过2019年水平。软件信息业营收规模及亿元以上电商平台交易总额均居全市前列。获评上海“时尚消费街区集聚区”。人工智能、金融服务、生命健康三大新兴产业发展良好,禾赛科技全球运营总部正式入驻;魔量资本等28家金融机构相继落地;联影智慧医疗产业园加速建设。积极布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,集聚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、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。 在招商稳商成效方面,先后赴日本、澳大利亚等6国(地区)和北京、广东等17省(市)开展重点招商活动,新增毕马威等招商合作伙伴12家。全年新引进重点项目859个;完成投资规模过亿项目合计72个,累计总额达411.73亿元。深耕“大虹桥商务会客厅”“长宁服务企业大讲堂”品牌,全年举办各类活动240余场,服务企业超1.1万家。 在投资消费方面,全区6类32项重大建设项目加快实施,项目总投资700.6亿元,较上年增长10.5%。外环西段交通功能提升工程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,艺丰中心等3个经济载体竣工开业。结合长宁“五五购物节”等活动,推动消费提质扩容。大力发展首发经济、夜间经济,全年新开首店166家,数量位居全市第三;愚园路风貌街区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。促进直播经济发展,积极打造以时尚消费为引领的市级直播经济集聚区。 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,长宁片区完成综合税收210.49亿元,同比增长11.75%,总量和增速继续保持领先。揭牌成立虹桥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园(长宁园)。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与青浦区、安徽省合肥市、宿州市开展战略合作。颁出长三角首张跨省通办律师执业证,发布首个虹桥片区合作协议,揭牌成立“大虹桥法治会客厅”。加快产城融合步伐,上海荟聚开放营业,虹桥人才公寓已供应房源3600套。 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入。颁发全国首张外商独资购物中心业态综合许可证,试点餐饮业、剧场经营等4个重点行业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。在全市率先推出市场监管服务官制度。组建全市首个专业网络交易市场监管所,直播带货全流程智慧监管模式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揭榜清单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荣获国家“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”优秀案例。建成全市首个健身行业“公证提存”预付资金监管平台。在全市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税费同缴,办结沪杭、沪苏首单长三角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业务。 高水平开放不断扩大。积极打造中国企业出海总部集聚区,启动中国企业出海总部服务中心,建设全市首个海外检测认证服务平台,设立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工作站。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家、外资研发中心1家,各类总部、研发中心累计达150家。 虹口 聚焦北外滩开发建设、“文化三地”建设 北外滩开发建设方面,主动融入市域空间新格局,发挥“中心发力新引擎”作用,打造上海“五个中心”建设的总部集聚区和“四大功能”的核心承载区。强化核心功能承载;加快规划蓝图落地;打造智慧绿色样板。 “文化三地”建设方面,加大文脉保护传承力度。举办中共四大召开100周年、左联成立95周年系列活动。持续推进“虹口记忆”工程,建设博物馆主题城区。建成上海文学馆,打响“现代文学重镇”品牌。修缮鲁迅纪念馆,办好“鲁迅文化周”。打造“文化名人数字展示馆”,筹建精武会史馆和迷踪拳馆。落实文物保护法,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。 推动文创产业创新发展。深挖中国电影发源地历史资源,展现新旧融合、滨江临水城区魅力,策划系列特色取景地,构建都市影视基地新范式。推动胜利电影院功能提升、群众电影院德云社开张、国际电影院修缮,育强演艺新空间群落,打响“虹口音乐”“虹口有戏”品牌,实现剧场群、演艺区联演联映,重现“过河看影戏”文化盛景。策划酱园弄、今潮8弄“弄弄联动”,集聚发展二次元、电竞等新业态,建设特色文创街区。以音乐谷为核心,打造文化数字产业集聚区,提升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能级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。建设“书香虹口”,构建“全龄友好”阅读空间。开展“社会大美育”,办好多伦路美术馆、朱屺瞻艺术馆、海派文化中心等场馆展陈,建成北外滩社区文化中心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举办市民文化节,健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,丰富市民夜校点位与课程。传承发展好非物质文化遗产。 闵行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,迭代升级人才政策 配合发布市级“大零号湾”专项规划,明确空间布局、产业规划和策源功能。发挥“大零号湾”专项资金作用,推进市级政策落地实施。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,“大零号湾”科创金融联盟集聚基金规模超400亿元,引导金融资本投早、投小、投长期、投硬科技。迭代升级竞争力强、含金量足的人才政策,持续完善安居、医疗、教育等保障措施,推进落实顶尖人才服务专员制度,大力汇聚全球战略科技人才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。加大硬科技企业培育力度,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突破1600家,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00家。支持举办TR35中国区发布仪式、浦江创新论坛分论坛等赛事活动。持续优化“大零号湾”环境品质,加快科创载体及配套设施建设。 闵行区人大代表、区青联主席、团区委书记郑晓珺表示,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也是闵行攻坚突破、深度转型的关键之年。闵行团区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办好引领闵行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学校,凝聚组织好闵行青年担当奋斗的先锋力量,打造出让党放心、让青年满意的先进组织,以“品牌更有影响、服务更接地气、联系更有温度”为目标,以更强的信心、更实的举措推动闵行共青团和青年工作。 嘉定 深化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推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深入推进市“大思政课”重点试验区建设,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。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,巩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成果,与复旦、上师大等高校深化合作办学,依托学区集团探索基础教育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模式,新交付5所学校。创新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定向培养,联手上海开放大学建设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。建强战略人才力量体系,强化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,深入实施高峰人才引育等计划,放大“海聚英才”赛会品牌效应,大力汇聚全球战略科技人才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。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,建立以创新能力、质量、实效、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,强化“上海·嘉定人才港”阵地功能,推进人才全周期服务“一件事”改革。持续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。 嘉定区政协委员、区少先队总辅导员政荔表示,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,也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,所以今年两会会更关注“青少年成长”这一关键词,“2025年履职过程中,我将积极利用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优质校外教育资源,打造‘红领巾成长学院’。”政荔介绍,红领巾成长学院的核心是民主与自治。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指引下,将孩子们的事情交给孩子们去决定,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们。红领巾成长学院能够实现少先队员的自主管理、自我教育、伙伴互助、共同成长,为全区“红领巾”提供丰富的第二课堂体验,助力青少年成长的高质量发展。 ■06

近日,上海各区陆续召开两会,认真总结2024年工作,全面部署2025年任务,吹响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号角。让我们看看长宁、虹口、闵行、嘉定四区,有哪些青年人关心的话题。

近日,上海各区陆续召开两会,认真总结2024年工作,全面部署2025年任务,吹响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号角。让我们看看长宁、虹口、闵行、嘉定四区,有哪些青年人关心的话题。

标签:  
录像推荐
英超德甲法甲西甲意甲NBA

首页

足球

蓝球

录像

新闻